近日,“阳泰杯”第六届晋城市能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落幕,赵庄煤业公司机掘二队生产一班班组长赵炜彪凭借出色表现,斩获大赛一等奖,在煤海深处书写了属于自己的匠心篇章。
“简单活”做出责任心
2008年,怀揣着对未来的憧憬,年轻的赵炜彪踏入赵庄煤业公司,成为机掘二队一名普通的支护工。当时,不少工友觉得支护工作就是打打锚杆、上上锚索,“简单易学、没啥技术含量”。但师傅的第一堂课,彻底改变了赵炜彪的看法。
“巷道支护是矿井的‘骨架’,是矿工兄弟的‘生命屏障’。一根锚杆的角度、深度、预紧力,都直接关系到整个巷道的稳定和安全。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师傅的话语深深烙印在赵炜彪的心中。他给自己定下规矩,每个操作环节都要做到精益求精。打设锚杆时,要确保达到设计深度,追求角度精准、成排成线;紧固螺母时,要达到预紧力,还要感受扳手传递的力度,保证每根锚杆均匀受力。
为熟练掌握综掘机操作和复杂条件下的支护技术,赵炜彪把井下现场当作最好的课堂。每次入井,他都带着问题,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琢磨如何提高效率和质量。升井后,他认真记录所学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他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写满了设备参数、故障现象、处理方法和心得体会。经过不懈努力,他成了工友们眼中的技术大拿。
“笨功夫”练就真本领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句话在赵炜彪身上得到了完美诠释。从普通职工成长为综掘机高级技师,再到技能大赛中崭露头角,他靠的不是天赋,而是无数个日夜的刻苦钻研和磨炼。
2025年,经过层层选拔,赵炜彪代表装备制造集团出征“阳泰杯”第六届晋城市能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作为班组长,他既要确保班组安全生产,又要投入大量时间备赛。为做到日常工作与备赛两不误,他制定了“上班练实操、下班攻理论”的计划。
井下生产现场成了他的“实操赛场”。每一次支护作业,他都严格按照比赛标准要求自己,反复打磨钻孔、上锚、紧固等每一个动作,追求速度与质量的完美统一。手指磨出水泡、手臂酸痛难忍,他依然咬牙坚持,直到每个操作都形成肌肉记忆,精准满足角度要求。
下班后,他也争分夺秒。宿舍的灯光常常亮到深夜,理论知识、操作规程、安全要点,他一遍又一遍地背诵、理解、消化。为确保口令清晰,他克服心理障碍,在食堂面对众多陌生人用普通话反复练习口令。那段日子,他的目标只有一个,不仅要参赛,更要赛出水平,为企业争光。
紧张到从容的完美“蜕变”
走进赛场,面对陌生的设备和众多选手,赵炜彪难免有些紧张。但指令一响,他立刻进入状态。钻孔、安装、紧固……每个动作都干净利落,仿佛已成为身体的本能,比赛中虽有小插曲,但他凭借扎实的基本功从容应对,最终顺利完成所有项目。
最终,赵炜彪凭借过硬的技艺脱颖而出,站上最高领奖台。他手捧沉甸甸的一等奖证书,心潮澎湃,这份荣誉,是对他十七年如一日坚守与付出的最好肯定,也是他职业生涯的新起点。
从装备制造集团第二届岗位技能竞赛锚杆支护工“优胜能手”,到“潞安化工杯”第八届山西省能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第三名,再到此次市级大赛一等奖,赵炜彪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他用实际行动证明,平凡岗位也能创造不凡价值,工匠精神在百米井下同样熠熠生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