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只是一名普通工人,但我想为社会多做一点事。”这句朴实的话语来自南煤集团通泰公司检修车间的检修工唐璐。在他身上,普通却从不等于平凡。当深蓝色工装换成湛蓝的救援队服,生产线上的严谨细致,便化作了灾害现场的无畏逆行。十年如一日的善举,照亮了他平凡人生的非凡价值。
“哪里需要救援,哪里就是我的战场。”
2010年,唐璐加入阳泉蓝天救援队。自此,他的时间便被分割成了两块:一块留给车间的设备,另一块,随时等待召唤。户外迷失、自然灾害、大型活动保障……他一次次出征,成为守护生命线上那道坚定的“蓝光”。
最令他刻骨铭心的是奔赴甘肃岷县特大泥石流灾区的那次救援。岷县多个乡镇在一夜之间道路中断,通讯瘫痪,唐璐与队友们连夜挺进“孤岛”。连续七天,他们在泥泞中跋涉,在废墟上搜寻。完成指挥部下达的搜救任务后,他虽满身疲惫,但觉得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
8400毫升,流淌在血管里的承诺

救援是争分夺秒的冲刺,献血则是静水流深的坚持。自2011年起,唐璐将无偿献血变成了一场“生命的马拉松”。十余年来,他累计献血8400毫升——相当于两个成年人全身血液的总和。
这不仅仅是一个数字,更是无数次刚下夜班、带着倦意却依然走向献血屋的执着;是安排好家中事务后,那份“匆匆赶往”的默契。献血站的护士视他为“最准时的老朋友”,而他只是平静地挽起袖子,如同在车间操作般从容熟练。“能用自己的血帮助别人,是一件踏实的事。”这份踏实,为他赢得了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铜奖与银奖的殊荣。
凡人微光,星火成炬

唐璐的善举并不止于救援和献血,他把参与公益事业视为生活的一部分,融入点点滴滴。
在2024年和2025年的阳泉娘子关半程马拉松赛中,他是赛道旁紧张的应急医疗保障队员,密切关注着每一位冲过终点线的跑者,及时处理晕倒、摔伤等各种突发状况,守护着跑者的安全。他还积极参与应急演练,向更多的人普及防灾避险知识,用点滴行动传递着自救互救的“星星之火”。
唐璐没有惊天动地的壮举,他却把“责任”与“大爱”写进了一次次选择里。他是车间里沉默的工匠,是灾难中勇敢的逆行者,也是献血椅上无私的奉献者。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伟大并非遥不可及,它正是在本职与奉献之间、在危急与日常之间,一次次选择向前一步、多做一些。那身蓝色的工装与队服之下,跳动着一颗炽热而纯粹的红心,温暖了时光,也照亮了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