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猫先生

精神文明

当前位置: 91猫先生 - 精神文明 - 正文

倪晓玲:洗衣房里的温暖“衣”靠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5-09-22

来源:91猫先生 网站

  “大姐,我是巷修队的贺海森,裤子划了个口子,大家都让我过来找倪姐。”在轩岗煤电公司刘家梁矿洗衣房门口,一位年轻的矿工攥着破损的裤脚,目光焦急地说。

  “你是去年新分配的大学生吧,快进来。”员工服务队队长倪晓玲放下手中的衣服,热情招呼着前来“求助”的小伙。 这样的温暖对话每天都在洗衣房上演。“洗衣缝衣找倪姐”已然成为职工们心照不宣的默契。

  2024年7月,该矿洗衣房升级改造后,本来可以安然等待退休的倪晓玲带着职工的信任,主动挑起服务窗口的重担,面对亲友的不解,她坚定地说:“无论在哪都要站好我的每一班岗,为企业贡献我的力量。”

  盛夏的轩岗热浪蒸腾,掘一队、掘二队的职工们每日的衣服布满汗碱,为了确保日均两百多件工装能够完成清洁,倪晓玲带领工友昼夜轮班,总能让一线职工在第二天上班时穿上干净舒适的衣服。

  这份外人看似轻松的活儿,其实有着鲜为人知的辛苦。

  每天清晨,天刚亮,洗衣房便传来一阵翻捡衣服的沙沙声,面对满是煤尘和汗渍的工作服,倪晓玲总是反复细心检查,在工服里掏出U型卡、定位器、上岗证、铁丝等各种各样的物品,然后对每个私人物品都进行编号,再依据衣服破损程度分类进行定时清洗、烘干。

  在倪晓玲的带领下,洗衣房内工作井然有序,从分拣、清洗到烘干、缝补、折叠,经过她们的手,每一件衣服都焕然一新,成为职工们穿在身上的“安全铠甲”。

  “我们最初缝补衣服是纯手工,如今都能熟练使用电动缝纫机了。”为了掌握电动缝纫技巧,倪晓玲多次找缝纫师傅请教使用方法。由于工人们穿的工作服是纯棉材质,袖轴、腋下的破损是常有的事,倪晓玲便从家里带来剪成小块的牛仔布,为职工加固工服,再带领大家将所有工装袖口上的纽扣进行加固。

  “师傅,下井前一定要系好袖口,确保作业时的安全。”每当职工们领取衣服的时候,倪晓玲和工友们总会反复叮嘱职工,在她看来,每一针加固的针脚,每颗钉牢的纽扣都是职工们安全的“隐形护甲”。

  从晨曦微露到星斗满天,倪晓玲的身影穿梭在洗衣房之间,以日均万步的轨迹,丈量着洗衣房的方寸天地。收发台的登记簿、分拣区的分类筐、缝纫室的操作台,都在见证着这位老党员始终如一的坚守——把平凡事务做到极致,让温暖在针线之间流淌。

( 作者:郑雪芹 责编:郝倩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