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猫先生

精神文明

当前位置: 91猫先生 - 精神文明 - 正文

“不一般”的二班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5-09-01

来源:91猫先生 网站

  “比业务水平,我们二班有‘方全能’,他的装车技术牛,是全公司有名的吧。”

  “比工作效率,我们二班有一对儿‘黄金搭档’,他们的装车记录至今无人超越!”

  这是近期发生在同忻煤矿公司“星级班组”评选活动中,“班组风采自我展示”环节时的一幕,为进一步激发基层班组的战斗力,该公司开展了这场评选活动。活动中,运销站装车二班这个被大伙称为“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团结,领导特别放心”的“不一般”班组又一次火了,在这个班组里藏着太多让工友们竖大拇指的故事。

“方全能”的铁本事

  “方哥,2万吨列车马上到,今儿还得靠你掌眼!”调度室的喊声刚落,一个穿着沾满煤尘的工装、手里攥着记录本的汉子就往站台跑。他就是二班的“装车专家”方全亮,队里人更爱叫他“方全能”。

  这名号可不是吹出来的。配煤、装车、设备检修……班里就没有他拿不下的活。太原铁路局的2万吨列车刚在矿上试运行时,按老规矩得首列车倒装三节,光是来回调整车位就得折腾大半天。方全亮蹲在铁轨边瞅了三天,冒出了个新主意,“让中部机车降弓通过装车站,咱们分段同步作业,试试?”他拉着技术员在值班室画了一晚上图纸,又带着工友们顶着高温在铁轨上模拟操作,直到最后一节车厢稳稳装满,比原定时长缩短了半小时。“方哥的脑子比计算机还灵!”年轻工友们打心底佩服。如今这“中部机车降弓装车法”已成了标准作业流程,一年能多运出十多列煤。

“黄金搭档”的“四步经”

  “东生,溜槽再抬两指。”“志强,小油缸收慢点。”深夜的装车站灯火通明,李东生和张志强的声音在机器轰鸣中格外清晰。站在操作台前,这对搭档一个眼神就知道对方要干啥,工友们都说他俩“比亲兄弟还默契”。

  煤炭市场需求随时变化,装车任务也不规律,有时后半夜来车,有时刚端起饭碗就得撂下筷子。前年冬天最冷的那天,溜槽结了冰,装煤时总卡壳,两人为了应对突然增加的一列2万吨列车的装车任务,裹着军大衣在寒风里爬上火车的煤堆上,用撬棍敲溜槽上的浮冰,一直忙活了六个小时,睫毛上都结了霜花。“咱们得琢磨个法子,让溜槽也能‘懂’怎么应对这种状况。”那天后,他们把每次装车的溜槽位置、抬升角度记在本子上,硬是总结出“压、提、抬、收”四步装车法。

  现在,这对搭档创造的纪录还没人能破,1万吨列车1小时35分装完,2万吨列车3小时48分搞定。有一次,兄弟矿井来取经,张志强掏出磨得卷边的笔记本笑着说:“哪有啥秘诀,不过是装了几百列列车攒下的经验。”

“领头雁”的“两面派”

  “栗班长,刚才装煤时小王没遵守标准操作流程和班前会上的计划。”凌晨三点,值班员把电话打给了正在巡检设备的栗晨辉,他扭头就往装车集控室跑。

  作为班组的“领头羊”,栗晨辉在工作上是出了名的“黑脸包公”。有次交接班验收时发现有一节车皮装得有些偏载,他当场让全班返工,自己带头跳上车皮,硬是用铁锹铲、角铁平的方式,把偏载的“偏”纠正了过来。“不管因为什么,咱们装出的车一点安全隐患都不能有。”他这话在班里没人敢忘。可到了生活里,他又成了大伙的“暖心人”。年轻的小张学徒时,他连着给开了三个月的“技术小灶”;去年过年放假,他又一次把休息名额让了出去,让媳妇和儿子过了第十四个没有他在家的年。

  就是这样的班长带着一群“能人”,让二班创下了2025年6个月就安全装运精煤200多万吨的“硬成绩”。评选会上,当主持人问他们凭啥这么“不一般”,栗晨辉指了指身后的工友们:“没啥,就是咱二班人认一个理,干就干到最好,拼就拼到底。”

  话音刚落,台下的响亮掌声便随之而来,这“不一般”的二班在铁路线上谱写着属于他们的光荣篇章。

( 作者:李文斌 苏正友 责编:王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