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晋控电力长治发电公司机器轰鸣的厂房里,DCS屏幕的蓝光映照着一张张专注的年轻面庞。仪电部技术骨干“玥姐”正被一群青年员工围住,手指在操作屏上快速滑动,复杂的逻辑组态参数随着她的讲解清晰呈现。“这里要注意信号反馈的延时设置……”她边演示边讲解,青年员工或点头记录,或凝神思考。这样生动的“师带徒”场景,已成为仪电部创新青年人才培养模式的日常缩影,为部门发展注入了澎湃的青春动能。
面对能源行业智能化转型浪潮,结合一线部门35岁以下青年员工占比超80%的实际,该公司创新构建了“基础夯实—专项突破—复合培养”三级成长体系。新员工必须完成为期一年的岗位轮训,系统掌握仪表校验、PLC编程、DCS操作等核心技能;通过考核后进入“项目攻坚专班”,在机组检修、控制系统改造等实战中淬炼本领;表现优异者入选“技术骨干池”,享受量身定制的培养方案。
“从最初只能看懂图纸,到现在能独立处理系统缺陷,全靠师傅们毫无保留地传授‘望闻问切’的真功夫。”“小员工”王政凯高兴地说。在刚结束的#1B机组大修中,这位技术新秀已能独当一面,圆满完成多项关键设备检修任务。
该公司打破传统培训壁垒,将课堂搬到生产一线。每周开展“技术沙龙”和“故障预想”活动,要求青年员工基于历史故障数据,进行情景还原与处置演练。这种沉浸式实战培训成效斐然,青年班长王民吉凭借扎实功底,在2025年全国电力行业热工自动化岗位技能竞赛中勇夺团体季军并荣获“优秀选手”称号,赢得了国家级荣誉。
“老一辈电力人‘螺蛳壳里做道场’的精细作风,是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仪电部主任李信在定期举办的“大讲堂”上,结合三十余年工作经验,向青年员工倾囊相授处理设备疑难杂症的独到心得。该部门还创新建立了“青春成长档案”,全程记录每位青年员工的技能提升轨迹,并定期组织座谈会,精准把握青年员工成长需求。
“在这里,技术有人教、困惑有人解、成长有人管。”2021年入职的硕士研究生赵晨铭深有感触。如今,一批像他这样的青年骨干已成长为部门中坚力量。该公司正以创新的人才培养机制为“源头活水”,精心浇灌着智能化控制的“希望沃土”,让绚丽的青春之花在保障能源安全的最前线傲然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