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当前煤炭市场形势,赵庄煤业公司紧紧围绕15字30条经营管理措施,主动出击,将成本管控从“软约束”变为“硬指标”,通过精密的“加减”法则,在经营的细微处精准发力,开辟了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
做精“加法” 激活效益动力
该公司以全面预算管理为抓手,创新推行“一面一定额、一巷一定额”的精细化管理模式,通过考量地质构造、设备类型、工艺差异等关键因素,科学分解成本结构,实现按环节、按要素精准配置资源,确保成本管理细化至每个采掘工作面和每条巷道。同时,坚持月度对标与公开通报,使各单位成本执行情况一目了然,进一步增强了全员成本意识与自主管控能力。
此外,该公司紧扣技术创新这一效益提升的“乘数因子”,创新推广空巷复合充填新工艺,积极引进先进支护设备,在减少人力与材料投入的同时,提升了安全保障能力与生产效率;在确保充填质量达标的前提下,有效减少无机充填材料投入,实现少投入、多产出、高效益,为降本增效增添了强劲的“动力源”。
做严“减法” 堵住成本漏洞
该公司以年初预算指标为依据,科学制定月度生产经营计划,将各项成本支出全面纳入计划管控体系,严格执行“无计划不开支,超计划不结算”的原则,对物资实施月度计划管控,执行“月考核、季兑现”机制,将成本管控成效与各部门负责人绩效紧密挂钩,对全面预算执行不力的单位实行处罚,避免超预算和无预算支出,确保成本管控人人有责、全员参与。
同时,该公司持续聚焦经营管理核心领域,深化降本增效各项措施,制定实施专项攻坚行动方案,聚焦降低生产直接成本、压降各类非生产性支出、优化采购环节成本等重点领域和关键“出血点”,逐一明确任务目标、责任主体与完成时限,确保各项降本增效措施能够扎扎实实落地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