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荫营煤业公司选煤厂301皮带机头后移技术改造项目经过32小时的连续奋战,顺利完成,落地见效,成功破解了困扰该厂生产线长达30年的原煤直接入脱水筛难题,技术人员通过重构溜槽系统、优化作业流程,彻底根治了超长溜槽带来的安全隐患与生产瓶颈,实现安全保障、经济效益与产能提升的三重突破,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据悉,301皮带走廊受建厂初期设计限制,其正下方是火车装车轨道,整条皮带走廊需从主厂房最右侧进入,导致皮带机头坐标位于原煤系统右侧。若要将原煤入料至洗选系统脱水筛,需经过复杂转运流程,原煤要通过40米的超长溜槽迂回转运,形成了制约生产的“梗阻瓶颈”。

这一设计缺陷带来诸多问题:煤料经超长溜槽直冲后反复冲击,二次粉碎严重,分级效率显著下降;溜槽结构复杂、倾角不足,卡堵问题频发,平均每月非计划停机清理超15次,单次处置耗时逾2小时,严重破坏生产连续性;衬板更换需人员进入狭窄、高差大的溜槽内部作业,长期需要高空和受限空间“双高风险”操作,安全管控压力较大,是困扰企业多年的安全生产“老大难”问题。
针对这些核心痛点,该公司选煤厂精准施策,制定以“皮带机头后移 + 溜槽结构重构”为核心的改造方案。具体措施包括:重新定位301皮带机头,定制L型溜槽,实现卸料点与脱水筛进料口精准对接,从源头优化物料转运路径;将40米直线溜槽革新为三段分段式溜槽,倾角提升至40°,并创新设计外部快速更换衬板结构,单次维护时间从4小时大幅缩短至20分钟;同步加装冲水管路打散粘湿煤团,有效解决了粘煤堵筛问题,堵筛率降至1%以下。
设备改造后成效立竿见影,溜槽卡堵导致的非计划停机现象近乎为零,设备运行连续性和有效作业率大幅提升;彻底消除了溜槽清堵等受限空间高危作业场景,减少了高风险作业,实现“零受限空间作业”,显著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年节约衬板更换费用20万元,整体维修成本下降60%,运维效率与经济性同步提升;系统洗选能力年增10万吨,将技术改造的“巧思”转化为推动生产的“实效”。
这场技术升级以增安全、增产能、增效率、增效益、增动能、降成本的显著成果,将技术优势转化为发展胜势,为荫营煤业公司选煤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生动诠释了企业以技改破局、以创新赋能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