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秀公司岳城煤矿针对井下南翼块段面皮带巷施工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对皮带架进行了优化改造,有效解决了设备与巷道空间不匹配的难题,为矿井高效掘进提供了有力保障。
该矿南翼块段面皮带巷掘进巷道总长22米,而原配皮带架总长27米,设备整体尺寸超出巷道长度。若减少皮带架数量,又会导致储带空间不足,影响掘进连续性,原有设计难以适应短巷道工况。为解决这一矛盾,该矿技术人员聚焦结构优化,在保留设备基础承载能力的前提下,缩减皮带架关键部件尺寸,实现空间高效利用。
改造中,他们对皮带机头悬臂段进行精准缩短,将原本4.5米的长度缩减至3米。通过优化悬臂支架的力学结构,在不影响皮带张力传输与承载能力的同时,减少了冗余空间,降低了设备安装对巷道纵深的需求。对储带转向架与张紧架实施一体化改造,将传统3米长的两者进行结构整合,借助模块化设计和紧凑型布局,把长度均缩短至1.5米,在满足皮带传动和张力调节功能的基础上,大幅压缩了设备占用空间。同时,进行整体尺寸适配设计,改造后皮带架总长从27米优化至22米,与巷道掘进长度完全匹配,避免了因设备超长导致的储带冗余问题,为后续设备维护和行人通行预留出充足空间。
此次改造不仅显著提升了储带空间利用率,适应了短巷道掘进需求,还减少了人工频繁储带操作,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掘进效率。改造后的皮带架完美匹配巷道,避免了空间浪费,储带空间有效长度比原设计增加4.5米,单次储带量从48米提升至66米,储带能力提升37%,减少了储带调整频率。
这一“小改造”带来了“大效益”,不仅满足了当前南翼块段面皮带巷的生产需求,更为矿井短巷道掘进提供了可借鉴的宝贵经验和技术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