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吉安煤业公司成功完成副井提升系统改造项目,通过技术与管理的协同创新,大幅提升运输效率,为企业提质增效提供了有力支撑。
此前,由于二水平8-2#煤延伸工程接续时间紧张,副井提升系统作为物料和人员输送的核心通道,其效率直接影响井下生产进度。改造前,该系统单循环耗时长达616秒,日均提升仅122次,矿车周转率为73%,严重制约了产能释放。操作流程中存在摇台与安全门串行操作、人员调配不合理、设备闲置率高等问题,进一步限制了系统运行效能。
面对这一瓶颈,该公司开展为期三个月的技术攻坚与管理革新。在技术层面,技术团队对智能控制系统进行升级,将原有“停车等待信号”模式改为动态减速通过,延长系统高速运行时间,使单循环时间减少111秒。同时,创新设计18°斜坡轨道(高度20mm),通过多次测试实现矿车自主滑移定位,推车效率提升40%。摇台与安全门也实现协同控制,让原本串行的操作变为并行作业,进一步压缩操作时间。
在管理方面,该公司推行“6人满员制”和“定载运输标准”,确保每趟提升达到最优荷载,并实施矸石与材料错峰运输机制,避免运输冲突。此外,闲置车辆全部修复利用,实施“动态检修窗口”制度,将检修对生产的影响时间降低65%,大幅提高了设备利用率和生产连续性。
改造后,副井提升系统单循环耗时降至270秒,降幅达56.2%;日提升频次提升至280次,增长130%;矿车周转率提高至98%,设备利用率近乎饱和,有效缓解了二水平延伸工程的生产接续压力,也为矿井智能化建设提供了实践范例。
该公司技术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不仅优化了设备性能,更探索出一条技术突破与管理优化相结合的升级路径。未来,公司将继续推进智能化建设,朝着本质安全、智能高效的现代化矿井目标稳步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