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同华发电公司科技项目“基于低热值煤燃烧与机组灵活性调峰时锅炉燃烧安全、稳定、经济性研究与应用”顺利竣工。该项目成功攻克了燃煤机组长期面临的核心难题,为机组在复杂市场环境下稳定高效运行提供了坚实技术支撑。

此前,机组运行面临诸多难题。市场煤质波动大,与机组设计煤种严重不符,导致机组响应负荷能力受限,运行经济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原给煤系统采用单一煤仓设计,若仓内装载低热值煤,在电网要求机组快速提升负荷时,常因煤质问题“力不从心”,只能提前预判负荷高峰更换煤仓,响应时间长且难以精准调控。此外,在机组深度调峰期间,低热值煤燃烧还存在锅炉灭火甚至炉膛闪爆的重大安全风险。

为解决这一难题,该公司技改攻坚小组聚焦连接原煤仓与锅炉的关键枢纽——给煤机,实施了突破性改造。其项目核心是将单一的原煤仓内部结构进行革新,将其分隔为两个独立半仓,一半专门储存高热值优质煤,另一半用于容纳中、低热值煤。同时,辅以高效插板门控制技术,实现了煤种切换与掺配的革命性突破。运行人员可根据电网负荷指令和市场电价信号,在30秒内灵活选择燃烧高热值煤、低热值煤或按需掺混两种煤质,精准满足入炉燃烧需求。
此次改造成效立竿见影,在安全、经济和响应能力等方面实现了多维度显著提升。在安全方面,彻底消除了因煤质不适配导致的给煤机断煤、锅炉灭火及炉膛闪爆等重大安全隐患,锅炉燃烧的安全性与稳定性有了质的飞跃;在经济效益上,精准的煤质按需切换与掺配,大幅减少了对高价优质煤的无效消耗,据统计,每次利用分仓系统进行优化配煤操作,可节约燃煤约30至60吨;在响应能力上,机组对电网负荷变化的跟随能力大幅增强,无论面对电力现货市场的高电价机遇,还是中长期交易的调度需求,机组都能在30秒内完成煤质调整,实现负荷的快速精准响应,具备了“灵活调峰”的核心竞争力。项目负责人池俊峰表示,改造不仅降低了运行强度,还通过稳定燃料供应提升了机组接带高负荷的速度,预计每年可直接创造经济效益数百万元。
双煤仓技改项目是同华发电公司深化科技创新、践行精益管理的成功典范。该项目有效化解了燃煤安全与成本的双重压力,赋予了机组在新型电力系统中灵活生存与盈利的关键能力。接下来,该公司将持续推进设备升级与核心技术攻关,不断提升机组安全、经济、环保运行水平,为公司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坚实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