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赵庄二号井,以数据为支撑的技术革新驱动着生产模式转变,为矿井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在传统的煤矿生产方式中,想要获取井下设备的运行状态、工艺参数等关键信息,往往需要依靠工作人员频繁前往调度台或进行电话沟通,这种方式不仅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还容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出现信息传递错误的情况。
随着生产现场关键设备、场所PLC加装工程在该矿稳步推进,这些困难已逐步被解决。PLC设备就像一个个精准无误的“数据采集员”,被安置在各个关键位置,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设备的运行情况以及各种工艺参数等重要数据,然后迅速将这些数据并入矿区工业环网,构建起一张四通八达的“数据神经网络”。
为了让这些宝贵的数据能够真正服务生产一线,赵庄二号井为基层队组的电脑及相关人员的手机安装专用软件,开通专属账号。借助这个功能强大的平台,工作人员只需要轻轻点击屏幕,就能够远程实时查看工作面矿压观测数据、支架初撑力、智能化设备运行状态参数等信息,实现井下信息获取“零延迟”。
综采一队队长邢超在实际工作中深切感受到这一变化带来的好处。他表示,自从有了这个数据平台,获取数据更加高效便捷,调度指挥的效率大幅提升。在过去,仅仅是查询设备参数这一项简单的工作,可能就需要花费半个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而现在,仅仅需要几秒钟,所有想要的数据就能清晰地呈现在眼前,为及时解决生产中遇到的问题节省出宝贵时间,争取到更多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