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酷暑难耐,在成庄矿废料库大院里,53岁的李建明探着身躯穿梭于料车旁,仔细翻找着材料配件。阳光下,他的额头隐隐冒汗,双眼却目光如炬,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处。
李建明是成庄矿通风部材料员,11年的军旅生涯,培养出了他纪律严明、忠诚担当的优秀品格,也锻造了他雷厉风行、执行力强的办事作风,两次荣立三等功,并光荣入党。来到矿山后,他在“运材料”的岗位上一干就是18年,2018年成为“管材料”的人,从此该矿通风系统有了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狠人”老李。
“老王,怎么回事?这蝶阀、三通都还好好的,咋就成废品了?”
“哎呀,矿上家大业大,这阀门才几个钱……”
“几个钱?现在煤炭形势这么严峻,一毛钱也不能浪费。而且一个蝶阀少说得两三千,三通也得七八百,这必须按规定考核……”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李建明纪律严明的军人气质让对方知道多说无益。
面对严峻煤炭市场形势,李建明深知只有扼住材料领用的“咽喉”,才能守住节约成本的底线。因此,只要领取材料,他必定再三确认,提报计划、领导签字一样都不少,还通过下井督导、库房检查等方式,对基层队组材料使用、回收情况进行“踩脚后跟”式复查。
“矿上赋予我这项任务,就是对我的信任,我一定得把好关,决不能让材料白白浪费。”多年来,“持家有道”的李建明,处处为矿山“大家庭”着想,材料怎么摆放有序、怎么杜绝浪费、怎么节约成本、怎么高效运转,都是他的心头大事。他创新提出抽放材料“1+1”复用机制,让材料原先回收上井再下井复用的“大循环”变为了各盘区井下就地复用的“小循环”,大大提升了材料周转率,还缓解了辅助运输压力,保障了安全生产。他推进实施的材料“领用—消耗—回收”三环节刚性考核,推动材料复用率持续提升。
“老李虽然审批材料时很‘抠门’,却也真心为我们队组着想。前年抽放材料库更换至矸山,条件简陋,材料配件露天存放,地面全是黄土,一下雨车辆就没法进出。李建明主动请缨,仅用一个月就协调搭建起库房,并完成地面硬化,做事雷厉风行没得说,而且库房搭建、地面硬化都使用的是废旧材料,厉行节约也是说到做到。”与李建明打交道多年的综掘六队材料员姚师傅佩服地说。
事实证明,李建明没有白“算计”。今年上半年,他共拦截超领行为38次,还创新搭建井下材料“共享驿站”,通过智能匹配系统实现跨工作面“余料调剂”,为矿山累计节约成本170余万元,在每一次的锱铢必较中,践行着过好“紧日子”的承诺,展现出一名退役军人的责任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