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寺河矿员工白向军牵着孩子的手走进矿区托管班,看着儿子兴奋地奔向机器人编程课堂,他转身对同事感慨:“以前假期最愁孩子没人管,现在矿上的课程安排比校外机构还丰富。”这样的场景正是装备制造集团办好民生实事的一个缩影。今年以来,装备制造集团将员工的“问题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办结民生实事400余件,用一桩桩“小而美”的实事涂抹为民服务的温暖底色。

破解“看护难”:托管班里欢乐多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搭建智能小车。”在长平公司托管班的科技课堂上,10岁的小雨正和伙伴们专注地拼装零件。
针对暑期员工子女“看护真空期”,装备制造集团各单位开设爱心托管班,通过丰富课程设置、强化安全保障、营造温馨环境,切实解除员工后顾之忧。为确保托管班教学质量和服务水平,各单位还精心挑选出一批责任心强、经验丰富的教师和志愿者担任授课老师和管理人员。员工关英对此深有感触:“公司的托管服务非常贴心,孩子在这里不仅学会了很多知识和技能,还交到了好朋友。”

升级“生活圈”:细微之处见真情
成庄矿2号公寓楼的“净尘益站”前,综采队员工贾瑞鹏正在智能柜前扫码送洗衣物:“井下工作服沾满煤灰,以前手洗费时费力,现在下班顺路送洗,第二天就能穿上干净整洁的工作服。”“净尘益站”洗衣房配套有自动洗衣机、烘干机、干洗机、蒸汽熨斗、旋转晾衣架等洗衣设备,为员工提供衣物清洗服务,成为员工热议的“民生新地标”。
为了给员工创造舒适的生活环境,寺河矿后勤维修队对宿舍、办公区等场所的空调进行深度检修保养,确保空调正常运转;同步开展纱窗专项维保,改善通风条件。员工食堂推出烧烤、冰镇酸梅汤等食品,增设十余种凉拌时蔬与卤味拼盘,以多样化的膳食提升员工就餐体验。

筑牢“心”防线:温情守护聚合力
在晟泰公司“员工心理成长中心”,员工朱宗璞正在心理咨询师的引导下进行沙盘游戏:“通过摆放这些模型,我找到了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新方法。”据了解,该“员工心理成长中心”已开展沙盘活动8次、心理辅导讲座4期,用无微不至的人文关怀提升员工的幸福指数。
为保障员工心理健康,装备制造集团工会不断完善员工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创新开展“心理课堂进车间”“家庭心理课堂”等活动,并通过建立安全危机干预机制、开通心理咨询热线、发放心理健康咨询卡等方式,为员工提供及时、专业、有效的心理疏导。目前,各类心理健康服务活动已在各基层单位开展110余场,4家单位建成了心理咨询基地,“有心事、找工会”成了员工的共识。下一步,装备制造集团工会将进一步扩大服务覆盖面、强化基地建设、完善长效机制,以优质服务守护员工心理健康。

织密“服务网”:打造幸福“微生态”
“特殊尺码3天就到货,破损装备24小时内换新,高效的服务为我们日常工作提供了不少便利。”赵庄二号井员工王晓鹏一边展示着新领的防砸靴,一边说道。
“以前取快递得跑到矿区外1公里的地方,路上全是大货车,又远又不安全,遇上大雨天、大雪天更是遭罪。现在取件就在楼下,非常方便。”长平公司员工冯丹丹高兴地说。
装备制造集团各单位聚焦员工急难愁盼,从衣食住行等多个维度提供精准服务。矿区建起充电桩,新增车位、车棚,完善培训中心基础设施,升级智能化洗衣房……一件件贴心措施,一桩桩惠民实事,回应了员工的呼声,满足了员工的“微心愿”,更在点滴关怀中让员工感受到“家”的温暖,凝聚起奋进合力。
压实“责任链”:作风建设促发展
在赵庄煤业公司井口,佩戴党员徽章的综采准备队党支部书记邱爱强正在检查设备:“亮明身份就是亮出责任,员工随时可以对我们进行监督。”
装备制造集团将作风建设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引导党员用实际行动践诺,自觉接受群众和党组织监督。党员在安全生产、服务群众等方面作表率、当先锋,积极参与隐患排查治理、创新创效、志愿服务等工作,始终同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切实增强全员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从托管班孩童的笑靥到心理咨询室放松的眉梢,从洗衣房旋转的滚筒到宿舍里沁人心脾的凉风,员工的幸福感在细微处不断升温。当一箱箱消暑饮品送达井口,当一件件特码工装精准适配,员工们触摸到的不仅是实物,更是企业“把小事办实、把实事办好”的务实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