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登茂通煤业公司机电管理部牵头完成了2206工作面辅助进风巷皮带机改造项目。此次改造将单电机皮带机升级为双电机驱动,成功攻克巷道长距离出煤难题,降低了人力成本、消除了安全风险,为矿井高效生产注入了新动能。
难题凸显 巷道遇到驱动瓶颈
2206工作面辅助进风巷是矿井重要的出煤通道,全长1010米,需铺设皮带机运输原煤。然而,项目推进初期却面临一道“技术坎”,现有的160kW单电机皮带机最大驱动长度仅900米,无法覆盖整个巷道,若不及时解决,将影响2206工作面的出煤效率,甚至制约整个工作面的正常推进。
“当时有两种思路,要么用两条皮带机连接,要么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机电管理部技术员小刘介绍道。经过初步测算,两条皮带机连接方案存在明显短板:需要额外配置2个皮带机头、2个机尾及衔接装置;皮带机头、机尾处需安设各种保护、各类牌板,不仅增加了瓦检员、机修工的日常工作量,还需增加1名专职皮带工人看守衔接处,且两次安装、拆卸过程将耗费大量人力与时间,更关键的是,皮带衔接处易出现卡煤、漏煤等问题,存在不小的安全隐患。
协同破局 多方合作寻最优解
为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机电管理部主动牵头,迅速组建专项工作小组,形成“部门统筹、队组配合、厂家支持”的协同推进机制。工作小组深入现场实测,结合巷道长度、运量需求等参数,精准梳理双电机驱动的功率匹配、结构适配等核心技术指标。同时,联合队组反复验证现场安装空间、供电负荷等条件,确保改造方案贴合生产实际。此外,积极与皮带机厂家沟通,量身定制改造方案,重点对驱动系统进行升级,通过增加1台驱动电机、优化传动结构,全面提升皮带机驱动能力,使其可轻松覆盖1010米巷道。
改造实施阶段,机电管理部与队组分工明确、紧盯节点,从设备井下运输、精准安装到调试运行,全程把控进度与质量,仅用较短时间就完成改造,最大限度减少了对巷道其他施工环节的干扰。
成效显著 安全、效率、效益齐提升
截至目前,改造后的双电机驱动皮带机在2206工作面辅助进风巷已实现稳定运行。与“两条皮带机连接”的备选方案相比,此次技术改造优势明显。在成本控制方面,设备配置仅需1套机头、机尾,较备选方案减少1套机头、机尾及衔接装置,降低了初始设备采购投入,也减少了后期设备维护的人力与物料成本,经测算年均可节省成本29万元。在施工效率上,整套双电机驱动皮带机只需1次安装、拆卸即可完成全流程作业,避免了两条皮带机分次施工的繁琐流程,且双电机驱动系统功率充足,皮带运行平稳,设备故障停机率明显下降。此外,改造还消除了皮带衔接段这一关键风险点,彻底解决了卡煤、漏煤问题,实现了原煤运输“零安全隐患”。
机电管理部相关负责人宋健表示,此次改造成功破解了1010米巷道长距离运输的难题,以实际成效践行了降本增效的生产要求。下一步,机电管理部门将总结此次改造经验,持续聚焦生产中的技术难题,以更多精准化、定制化的技术改造,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机电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