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敛去正午的炽热,化作鎏金碎光洒在煤业集团广场的每一个角落。办公楼前,一排圆鼓鼓的大红灯笼高悬门廊,垂落的流苏随风轻漾,印有“欢度国庆”四个烫金大字的窗花在楼体玻璃上格外醒目,光影漫过字间,将节日的氛围衬得愈发浓烈鲜亮。
广场中央的旗杆下,一支身着制服的国旗护卫队,正以分毫不差的动作为“十一”当天的升旗仪式进行排练——肩章上的国徽折射出耀眼光芒,雪白手套牢牢扣握礼宾枪。当“齐步走”的口令沉稳落下,靴底叩击地面的声响清脆整齐,瞬间吸引了往来职工群众的目光。
广场周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6周年图片展如同一幅立体的时光长卷徐徐铺开,盛满矿山与时代的故事。从“马拉煤车”到“5G控矿”,从“一穷二白”到行业标杆,装备在迭代、技术在升级,但煤矿人“保家卫国、振兴企业”的初心从未改变。
广大职工俯身触摸历史,在今昔对比中,愈发坚定了“强企有我”的使命担当。一张张珍贵图像,既是历史的切片,更是精神的坐标。它们串联起国家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也勾勒出企业与时代同频共振的发展轨迹。
微风中,鲜艳的五星红旗缓缓舒展,红得热烈,映矿山初心不改;红得庄重,照奋斗誓言铿锵。蓝天下,楼宇矗立,与国旗交相辉映,远处矿山层峦,还藏着几处未褪尽的绿意,这幅景致,成为初秋里最动人的“家国同框”。
这份浸润人心的节日氛围,早已蔓延多日。此前,煤业集团精心打造文化惠民系列活动,让爱国情与矿山魂深深镌刻在每一名职工心底。
消夏晚会的舞台上,矿工自编自导的快板《井下安全歌》赢得满堂喝彩,“敲帮问顶要仔细,规范操作记心里”的唱词,巧妙将日常生产的严谨要求化作朗朗上口的韵律,让安全意识随着节奏深入人心;合唱比赛中,《歌唱祖国》的激昂旋律与《咱们工人有力量》的豪迈唱腔交织共振,饱含着对祖国的拳拳深情,更彰显出煤海儿女敢闯敢拼的奋斗姿态;电影周的露天幕布前,大人们带着孩子重温《志愿军:存亡之战》,光影流转间,让年轻一代真切读懂家国情怀的厚重分量;更令人动容的是两场“红色课堂”——历史剧《初心之路》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摄影集邮作品展,不仅是历史的鲜活见证,更承载着民族记忆的基因密码,映照出一代又一代矿区建设者守业报国的赤诚初心。
文化的激荡,终将转化为实干的力量。当节日的喜悦还在广场流转,煤业集团上下早已将这份热忱熔铸成保安全、促生产的强劲动力。
“举国欢庆的时候,我们更不能有一丝松懈。”在燕子山矿井下工作面,巡检人员的矿灯在巷道里划出明亮的光,他们手持智能监测设备,逐点核查瓦斯浓度、校验支护强度,一丝不苟地记录下每一项数据;塔山矿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各项生产数据实时闪烁跳动,调度员们紧盯参数变化,及时协调生产环节,每一次指令的发出都经过反复核对,“咱们既要‘吨煤必争’抓效率,更要‘万无一失’守安全”;同忻矿技术攻关组的办公室里,一张张图纸在桌上铺开,技术员们围绕“智能化开采提质增效”展开激烈讨论,笔尖划过纸面的沙沙声,奏响矿山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序曲。
煤业集团节前部署的安全生产专项检查,既紧盯设备安全运行的“硬指标”,更注重职工安全意识的“软提升”。从覆盖全员的职工安全培训,到地毯式的现场隐患排查;从贴近实战的事故应急演练,到精细化的设备维护检修——每一项工作都落细落实、精益求精,用安全生产底线守护节日安宁,也为实现全年目标任务奠定基础。
煤矿人的实干,从不是轰轰烈烈的口号,而是矿井下的每一次规范操作、地面上的每一个精准数据,是用“零事故、稳供应”的实绩,为祖国华诞献上最厚重的礼物。
夕阳西下,广场上的升旗排练已接近尾声,旗手们额头渗出细汗,却依旧保持着挺拔的姿态;远处矿区的灯火正次第点亮,在暮色中晕开温暖的光。这画面里,既有节日的喜庆,也有奋斗的从容,更藏着沉甸甸的实干力量。
红旗猎猎,映照煤海征程;初心如磐,续写发展新章。从文化惠民的“暖”,到安全生产的“实”,这个国庆,煤业集团全体干部职工用坚守诠释责任,用文化凝聚力量,用实干彰显担当。在共和国的发展蓝图中,这片煤海正以蓬勃向上的姿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朝着行业一流企业目标铿锵迈进,书写出欣欣向荣的时代答卷,为国家能源安全筑牢坚实屏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