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金驹煤电化寺河二号井发电分公司通过“涡轮增压器底座螺栓螺母固定改造”技术,将原有栽丝固定方式优化为螺栓螺母固定结构,不仅提升了设备可靠性、实现部件重复利用,还消除了底座渗油隐患。此项改造每年可减少润滑油损耗及故障损失超10万元。这一精准解决设备痛点的小改造,正是金驹煤电化公司通过“五小”创新推动生产提质增效的一个缩影。
聚焦生产痛点 小创新解决大问题
面对能源行业转型的发展形势与企业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金驹煤电化公司将“过紧日子”思想贯穿瓦斯发电全流程,通过理念引导、机制激励与榜样带动,引导一线职工立足生产痛点问题开展“五小”创新,涌现出一批贴合生产实际、实用性强、成效明显的创新成果,在破解生产难题的同时,实现运营效益提升。
瓦斯发电的核心在于稳定气量供给、提升能源转化效率,而设备运行中的细微故障往往会制约整体效能。成庄热电分公司技术员李琦发现,46MW机组的12台燃机板式换热器运行时,二次侧压力波动会影响一次侧燃机缸套水压力,严重时可能导致燃机停机。针对这一问题,李琦等人组建攻关小组,反复优化控制逻辑,研发出二次侧压力波动自动监测系统。该系统在压力达到阈值时,可自动切断换热器运行、启动散热水箱风机,并实时切换供热方向,有效防止此类停机事故发生。
王台热电分公司原海鱼团队对老化的反渗透控制系统元器件进行智能化升级,实现多设备、多参数自动控制,减少人工操作,增强了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高效率、减小误差。目前,该技术已在公司多个水处理站点推广应用。
加强制度建设 持续激发创新活力
创新不仅依赖灵感迸发,还需要有力的机制支撑。金驹煤电化公司从理念引导与制度保障两方面入手,持续激发职工创新热情。
在理念引导方面,该公司通过班前会、创新分享会、现场观摩等形式营造创新氛围,组织技术骨干深入车间班组开展问题识别、解决方案设计等实操培训,推动职工从“要我创新”向“我要创新”转变。
在制度保障方面,该公司制定“五小”创新成果奖励办法,将创新成果与职工绩效考核、职称评定、评优评先直接挂钩;对符合专利申报条件的项目,由公司全额承担申报费用;升级“劳模创新工作室”,以劳模、工匠为“创新导师”,通过“导师带徒”“班组攻关”模式攻克生产难题;各车间成立“党员创新先锋队”,由党员带头认领技术难点攻关任务。
段河发电分公司青年党员李鹏飞所在团队的创新实践便是机制赋能创新的典型成果。针对低浓度瓦斯输送领域中瓦斯母管自动调压放散系统控制精度不足的技术空白,该团队首次在瓦斯母管新增自动调压放散系统,采用国产机组旧件替代行业主流调节放散阀,并在后台DCS中编写专属控制程序,实现瓦斯母管压力的精准调控。该项目创造了百万元级经济效益,荣获山西省“五小”创新大赛三等奖。
创新成果落地 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上半年,金驹煤电化公司累计完成“五小”创新成果22项,且全部应用于瓦斯发电生产一线。其中,“基于DCS组态优化供暖系统控制”“水处理反渗透控制系统智稳升级”“一种瓦斯母管自动调压放散装置”“热网循环泵电动机轴电流治理”等技术革新形成明显的聚合效应,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下一步,金驹煤电化公司将推动“五小”创新向瓦斯发电更多环节与流程延伸,持续扩大创新成果覆盖面,让更多职工从创新实践中获益,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