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猫先生

集团要闻

当前位置: 91猫先生 - 集团要闻 - 正文

忻州通用机械公司:以匠心促创新 用实干提质效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5-09-30

来源:91猫先生 网站

  在忻州通用机械公司,有一个充满活力与智慧的团队——张万红创新工作室。自2012年成立以来,这个以冲压组5人小团队起步的工作室,如今已成长为拥有23名成员、涵盖7个工种的省级职工创新工作室,成为企业创新发展的“引擎”、技能人才的“摇篮”。

从“休息室”到“创新港” 在奋斗中破茧成蝶

  工作室的起点,是一间简陋的休息室,虽然没有专项研发资金,成员们依旧怀揣着“创新改变生产”的初心,用智慧和汗水破解生产难题。工作室成立之初,面对实际生产中“弯管折弯后需两次加热整形”的问题,带头人张万红带领团队反复研究、测试,成功革新折弯模具,实现一次整形达标,不仅优化了生产环境,还大大降低生产成本。这一成果不仅获得了公司的革新奖,更点燃了团队的创新热情。

  2015年,公司搬入新厂区,工作室的面貌也焕然一新——45平方米的新场地配备了会议桌椅、电脑、投影仪等现代化设施,从“凑合用”变为“专业级”。市总工会的持续关怀为工作室的发展注入新动能。推荐成员参加省总工会干校培训和职业技能大赛,组织成员访问省内大师工作室……工作室的规模不断扩大,成员从单一工种拓展到数控火焰切割、钳工、焊工等多个领域,形成了老中青结合、技能互补的人才梯队。

以创新为笔 书写降本增效“成绩单”

  “创新・研发・攻关・传艺”是张万红创新工作室的宗旨和行动指南。多年来,工作室成员聚焦生产痛点,用一项项“小创新”赋能提质增效。工作室累计研发“五小”成果30余项,涵盖节能、降耗、环保等多个领域。这些成果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提升了产品质量,节约了生产成本。

  2024年,工作室再创佳绩,其成员在忻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中斩获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在“农信杯”第二届忻州市职业技能大赛上,闫学军摘得钳工组第一名,梁丽军、张利军分获数控车工组第三名、第六名;2名成员成功取得技师职称,展现了团队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上的过硬实力。2025年,梁丽军和王新旺分别获得第八届山西省能源行业职工职业技能大赛煤机装备制造组竞赛选手个人第四名和第八名。

以匠心为墨 打造技能传承“生态圈”

  张万红创新工作室推行“师徒结对”机制,每位成员承包一名青工,通过讲厂史、谈经历、手把手教学,带动青工勤学、勤问、勤看、勤听。如今,越来越多的青年职工在工作室成长,从“新手”蜕变为“能手”。

  为提升团队实力,工作室坚持“走出去”与“请进来”并重。2024年,共19人次参加山西工匠学院“花开满园”培训,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裴宝林受邀开展专题讲座;成员定期走进先进制造企业参观学习,在内部技术交流会上与行业专家共话前沿趋势。这些活动拓宽了成员们的视野,增强了团队协作能力,营造了“人人想创新、事事能攻关”的良好氛围。

以合作为桥 拓宽创新发展“新空间”

  单打独斗难走远,协同创新天地宽。张万红创新工作室积极与外部创新力量联动。在市总工会组织的活动中,张万红与国家电网技术专家合作,结合双方各自优势确定3项攻关项目,目前2项已完成研发,通过跨领域合作,让资源共享、技术互通成为现实,也为工作室带来更多创新灵感。如今,张万红创新工作室已成为省级创新工作室,带头人张万红被聘为山西省总工会干部培训学校客座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将经验传递给更多人。

  展望未来,张万红创新工作室正朝着“省内领跑、国内一流”的目标迈进。这支以匠心守初心、以创新促发展的团队将继续在技术攻关、人才培养、成果转化的道路上深耕细作,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作者:侯建新 惠国桢 责编:温嘉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