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猫先生

集团要闻

当前位置: 91猫先生 - 集团要闻 - 正文

一座老矿的“绿”动新篇


荫营煤业公司从“乌金产地”变“生态样板”

打印本页

字号:

日期:2025-08-28

来源:91猫先生 网站

  荫营煤业公司是一座承载73年开采记忆的老矿,从昔日机械轰鸣、煤尘漫天的“乌金产地”,到如今热电联产供暖、矸石山变生态园、矿井水循环利用的“生态样板”,它正用实际行动在传统产业的版图上勾勒出一条绿色低碳的突围路径。

低浓度瓦斯里的“热能量”

  这座1952年建成的老矿属于高瓦斯矿井,如何高效解决瓦斯利用与排放问题是煤矿转型发展的关键课题。低浓度瓦斯过去很难直接利用,不是直接排放,就是简单处理,既浪费能源又污染环境。荫营煤业公司积极响应国家绿色发展号召,锚定“双碳”目标,于2024年5月开工建设低浓度瓦斯热电联产项目,仅用5个月的供暖期就消耗低浓度瓦斯约588万立方米,有效解决了国内6%~10%的低浓度瓦斯系统化利用难题,一跃成为绿色矿井标杆。

  据了解,公司热电联产项目采用的是国内先进的低浓度瓦斯直燃制热一体化技术,项目装机容量包括3台7兆瓦和1台10.5兆瓦设备,其中10.5兆瓦设备为国内首例采用低浓度瓦斯直燃技术的大功率设备。项目投产后,让“废气”摇身变成供暖新燃料,实现了整个矿区办公场所供暖全覆盖,就连职工澡堂在供暖期间也能通过热能转换实现24小时全天候热水供应,提高了职工的幸福指数。

  “以前排空瓦斯是‘包袱’,现在瓦斯供暖成了‘财富’,光供暖就能节约成本160万余元。下一步,我们将严格落实集团公司‘五增一降’措施,提高瓦斯利用率,通过瓦斯发电项目、玻璃微珠项目的实施,持续提升经济效益。”总工程师冯新宽算起这笔绿色账时满眼笑意。

矸石山的“变形记”

  清晨,走在荫营煤业公司,满眼都是绿树浓荫交织成的绿网,风里裹挟着草木的香气,连空气都带点润润的甜,不远处的旭日广场溪水潺潺,俨然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堆满矸石,遇风扬尘、遇雨流污,是矿区生态环境的“老大难”。

  为了“绿水青山”,也为了“金山银山”,荫营煤业公司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将治理矸石山作为企业长久发展的“先行棋”。根据矸石山特点,公司将矸石分层碾压后,再按区域划分分层堆积,确保每层厚度保持在3米以下。同时,用黄土加以覆盖,为矸石山披上“外衣”并压实压紧,最后根据坡度种植侧柏、油松、迎春、连翘等根系发达、易存活的植被,推动生态系统质量持续向好。公司还积极借鉴青藏铁路冻土问题解决方案,经过不断尝试,成功采用“温控法”解决矸石山自燃问题,并且充分利用散发的余热,建立矸石山治理(温控法)实验基地,使制约发展的“老大难”成为助力企业发展的“新动能”。

  如今,公司的矸石山绿化覆盖率达85%,已然变身成为矿区“生态园”。“以前路过矸石山得捂鼻子,现在经常出来遛弯,空气比市里还新鲜。”一名矿区居民的话,道出了环境变迁带来的幸福感。

矿井水的“循环路”

  过去,矿井水经简单处理后大多外排,既浪费水资源,又污染周边河流,矿井水也总是被人们戏称是裹着煤尘的“黑尾巴”。现在,公司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构建起“井下抽取——多级净化——梯级回用”的水循环系统,让每一滴矿井水都“物尽其用”。

  在矿井水处理站,乌黑的矿井水经过预沉调节、机械絮凝、斜板沉淀、双级锰砂过滤、消毒等工艺处理后,变得清澈。据了解,这里处理后的水一部分通过管道送回井下,用于综采工作面防尘喷雾和设备冷却;另一部分则用于矿区绿化灌溉、道路降尘、洗选补水、消防及景观用水。公司逐步满足了机修厂液压支柱车间、选煤厂七车间用水需求,全面解决矿区多年来水源紧张问题,也为下游流域水环境质量改善提供有力保障。

  “2024年,我们全年处理矿井水约230万吨,回用量约41万吨,其余均达标排放。毫无疑问,矿井水的处理和运用成就了科技矿山、高效矿山的发展,更架起了安全生产和生态保护的双赢桥梁。”水电队队长李潞阳双手捧着生活区旁环绕的水流,自豪地说。

  73载风雨洗礼,当低浓度瓦斯产生的暖流涌入职工心间,当矸石山上的草木染绿矿区天际线,当矿井水在循环利用中焕发新生,每一处的变迁都藏着荫营煤业公司对绿色的执着。他们没有在“黑色功劳簿”上停留,而是用创新和担当奋力书写着属于荫营的绿色篇章!

( 作者:张君 史丽雪 )